数理学院始建于1978年创立的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科,1991年改为数学系,2013年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,2021年数学与统计学院更名为数理学院,并将物理学专业从原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调整到数理学院办学。学院下设数学系、信息与计算科学系、统计系和物理系四个教学系。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、物理学、信息与计算科学、应用统计学、经济统计学(已停招)等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。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43人。
现有教职员工52人(含双肩挑10人),其中正高10人,副高13人,博士5人,硕士生导师4人,具有硕士学位教职员工占比达到90%以上。近年来,荣获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,三等奖2项;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应用软件大赛一等奖1项,二等奖1项,三等奖1项;广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三等奖1项;荣获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,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,河池学院育人标兵1人;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优秀组织工作者、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个省部级奖项与荣誉称号。
强化党建引领,凝聚奋进力量
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思想铸魂育人,扎实推动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、党史学习教育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、党纪学习教育等重大理论学习成果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生根见效,充分发挥党委对人才工作、教学科研、学科建设、意识形态等重点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,特别是师范专业认证、专业综合评估、学生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,将党的领导贯穿学院发展全过程,构建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一体化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。
在教师中,我们强化思想武装,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在教学中贯彻“价值引领、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”的多重目标体系,大力弘扬“科学家精神”,助力学生成长,深化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,贯穿教育全流程,强化价值、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,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。在学生中,通过班子成员上党课、“开学第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主题团日等多种形式,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强化理想信念,矢志成为服务国家和民族、贡献社会和人类的栋梁之材。此外,我们创建“党建+社会”服务,引导党员学生发挥师范专业优势,走进社区、中小学校园开展科普知识宣传、趣味数学教学等义务服务活动,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。
近五年来,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、学生第二党支部先后获得河池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,有20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,6人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,3人被评为校级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2级1班、应用统计学专业2022级被评为2024年河池学院十佳先进班级。
深化综合改革,推动教研融合
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借助银龄教师的经验和学院基础学科优势,在师范类专业上以“三习”“师范类比赛竞赛”和家教服务为抓手,强化学生技能训练。在统计类专业上,通过参与河池地方各类统计调查服务社会,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。在课堂上,学院积极推动教育模式改革,对标评估认证体系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,深挖课程思政资源,确保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,确保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、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环境。同时,学院在区内建立了七十多实习实训基地,同企业、行业专家一道深化合作方式,完善协同培养机制,打造人才合作、创新合作和实践合作的“共同体”。通过“教研融合”的发展途径,学院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成效上显著提升,近年来,学生师范专业技能提升明显、教师资格证通过率再创新高,考研录取率也逐年提升,走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坚实步伐。
厚植特色优势,锻造卓越英才
学院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,突出自身基础学科特色,努力回答时代之问,坚持“学生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育人理念,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,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迎潮搏击,真抓实干。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,结合学校要求,围绕“课程真优化,学生真获得”的总体目标,推进课程改革创新,严格课程管理,消灭“水课”,打造“金课”,提升课堂教学效果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近年来,学院《高等数学》《力学》等十数门课程获批自治区级、校级一流(建设)课程,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,取得了专业建设上的跨越。
近五年来,在人才培养上学院秉承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创”理念,连续十一年举办学科技能活动月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赛的积极性,以“学生自主,教师指导”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参赛能力,强化学生应用技能培养,目前学院特色的“我能”活动月已经成为几乎覆盖全院学生的特色实践品牌。以此为契机,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、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中,累计已有超过一半的学院在校生参与其中,共获得区级以上奖励超1000人次,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,学院在校生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、自治区级一等奖2项、自治区级二等奖1项、自治区级三等奖6项,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。2024年数理学院物理学专业学子在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(讲课类)决赛中荣获一等奖,实现了历史性突破。
深耕地方需求,赋能社会发展
学院坚持学校“立足地方,走产学研用融合、校企合作转型发展之路”的根本要求,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学生积极参与义务支教、科普教育宣传和暑期集中“三下乡”等活动,既锻炼了学生的师范专业技能,又锤炼了他们坚守教育初心,立志做扎根祖国欠发达地区的“大先生”的使命和胸怀。两个师范专业坚持立足河池,服务地方,近五年学院培养了一批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、干得好”的中学数学、物理教师,近90%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区内就业,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数占比超80%,有力支撑了河池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。此外,在宜州区全国经济普查、人口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中,学院学子也深度参与其中,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智慧和责任担当。
数理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,全院师生团结一心,扎实推进“强基固本,笃行不怠”的发展理念,做强师范专业、提升理工科公共课服务质量、优化整合非师范专业,服务地方发展,以一流党建引领学院人才培养、教学科研、管理服务等事业高质量发展。(数理学院供稿)
【关闭】